⒈ 獲得保全。
引《莊子·達生》:“彼得全於酒而猶若是,而況得全於天乎?”
《漢書(shū)·刑法志》:“如此,則刑可畏而禁易避,吏不專(zhuān)殺,法無(wú)二門(mén),輕重當罪,民命得全?!?br/>《新唐書(shū)·裴度傳》:“度得全,天也?!?br/>清昭槤《嘯亭雜錄·平定回部本末》:“計自去年十月至今,孤軍在萬(wàn)里外陷重圍者三月,卒得全?!?/span>
⒉ 謂人臣事君之禮無(wú)所失。
引《史記·田敬仲完世家》:“得全全昌,失全全亡?!?br/>司馬貞索隱:“得全,謂人臣事君之禮全具無(wú)失,故云得全也?!?br/>漢枚乘《上書(shū)諫吳王》:“臣聞得全者昌,失全者亡?!?/span>
⒊ 指完全具備。
引清張芳《黛史》:“聲有逞焉,容有佚焉,巧美之得全者或寡矣?!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