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三種權力。
引《管子·兵法》:“定一至,行二要,縱三權,施四教,發(fā)五機,設六行,論七數,守八應,審九器,章十號,故能全勝?!?br/>尹知章注:“自‘一至’以下, 管氏不言其數,無(wú)得而知也?!?/span>
⒉ 特指“貴”、“富”、“親”三種權勢。 漢劉向《說(shuō)苑·尊貴》:“齊桓公使管仲治國, 管仲對曰:‘賤不能臨貴?!?桓公以為上卿,而國不治。 桓公曰:‘何故?’ 管仲對曰:‘貴不能使富?!?桓公賜之齊國市租一年,而國不治。 桓公曰:‘何故?’對曰:‘疏不能制親?!?桓公立以為仲父。 齊國大安,而遂霸天下。
引孔子曰:‘ 管仲之賢,不得此三權者,亦不能使其君南面而霸矣?!?/span>
⒊ 指兵法上對上、中、下三種力量的權衡。
引宋蘇洵《權書(shū)上·強弱》:“兵之有上、中、下也,是兵之有三權也。三權也者,以一致三者也?!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