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古代儒者的服飾。 《禮記·儒行》:“魯哀公問(wèn)於孔子曰:‘夫子之服,其儒服與?’ 孔子對曰:‘ 丘少居魯,衣逢掖之衣。長(cháng)居宋,冠章甫之冠。 丘聞之也,君子之學(xué)也博,其服也鄉。
引丘不知儒服?!?br/>鄭玄注:“逢,猶大也。大掖之衣,大袂襌衣也?!?br/>《史記·仲尼弟子列傳》:“子路后儒服委質(zhì),因門(mén)人請為弟子?!?/span>
⒉ 泛指讀書(shū)人的服裝。
引清卓爾堪《從軍行》:“上堂仍儒服,未忍換戎裝?!?br/>丁玲《母親》:“不同的只是武陵家里供的是一個(gè)鳳冠霞帔的老太太,而這里是一個(gè)儒服儒巾的少年?!?/span>
⒊ 謂作為儒生。
引明李贄《答鄧明府》:“居士向日儒服而強談佛,今居佛國矣,又強談儒?!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