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減縮。
引《墨子·備城門(mén)》:“百步一櫳樅,起地高五丈三層,下廣,前面八尺,后十三尺,亓上稱(chēng)議衰殺之?!?br/>畢沅校注:“言稱(chēng)此而議減其上?!?br/>《新五代史·司天考》:“樸之歷法,總日纏差為盈縮二歷,分月離為遲疾二百四十八限,以考衰殺之漸?!?/span>
⒉ 老病。
⒊ 衰落肅殺。
引《莊子·知北游》:“謂盈虛衰殺,彼為盈虛非盈虛,彼為衰殺非衰殺?!?br/>成玄英疏:“老病為衰殺?!?br/>郭沫若《沸羹集·詩(shī)》:“詩(shī)人的感覺(jué)是特別銳敏的,時(shí)代環(huán)境既衰殺,因此免不得‘梧桐一葉落而知秋’了?!?/span>
⒋ 等差。
引漢王符《潛夫論·班祿》:“是以先圣籍田有制,供神有度,奉己有節,禮賢有數,上下大小,貴賤親疏,皆有等威,階級衰殺,各足祿其爵位?!?/span>
⒌ 等差。
引漢王符《潛夫論·班祿》:“是以先圣籍田有制,供神有度,奉己有節,禮賢有數,上下大小,貴賤親疏,皆有等威,階級衰殺,各足祿其爵位?!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