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古代傳說(shuō)中的山名,據說(shuō)在昆侖山西北。
引《山海經(jīng)·大荒西經(jīng)》:“西北海之外,大荒之隅,有山而不合,名曰不周負子?!?br/>袁柯校注:“負子二字蓋衍文?!?br/>《楚辭·離騷》:“路不周以左轉兮,指西海以為期?!?br/>王逸注:“不周,山名,在崑崙西北?!?br/>《淮南子·天文訓》:“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,怒而觸不周之山,天柱折,地維絶?!?br/>清趙翼《七十自述》詩(shī):“不周山下頭曾觸, 無(wú)定河邊骨欲寒?!?br/>毛澤東《漁家傲·反第一次大“圍剿”》詞:“喚起工農千百萬(wàn),同心干, 不周山下紅旗亂?!?/span>
神話(huà)傳說(shuō)中的山名。據聞在上古時(shí)代,共工與顓頊為爭奪帝位,一怒之下,擊壞天柱,致此山缺壞不周,故稱(chēng)為「不周山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