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官名唐初諸郡皆置司馬, 開(kāi)元元年改為少尹,是府州的副職。 唐杜甫有《赴青城縣出成都寄陶王二少尹》詩(shī)。至宋,名存實(shí)亡。后為州縣輔佐官如縣丞、典史、吏目、巡檢之類(lèi)的別稱(chēng)。
引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三二回:“﹝黎鴻甫﹞是福建的一個(gè)巡檢,署過(guò)兩回事……這位黎鴻甫少尹明知不得了,他便一不做,二不休,索性帶了一妻兩妾三個(gè)兒子,逃了出來(lái)?!?/span>
⒉ 官名。指少詹事。 《新唐書(shū)·百官志四上》“詹事府”原注:“隋廢詹事府。 武德初復置。 龍朔二年曰端尹府,詹事曰端尹,少詹事曰少尹。
引武后興宅元年改曰宮尹府,詹事曰宮尹,少詹事曰少尹?!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