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肅眘”。古民族名。古代居于我國東北地區。 周武王、成王時(shí)曾以楛矢、石砮來(lái)貢。一般認為漢以后的挹婁、勿吉、靺鞨、女真都和它有淵源關(guān)系。亦泛指遠方之國。參閱《文獻通考·四裔四》。
引《左傳·昭公九年》:“肅慎、燕、亳,吾北土也?!?br/>漢司馬相如《子虛賦》:“邪與肅慎為鄰,右以暘谷為界?!?br/>《漢書(shū)·武帝紀》:“海外肅眘,北發(fā)渠搜,氐羌徠服?!?br/>顏師古注:“《周書(shū)》序云:‘ 成王既伐東夷, 肅眘來(lái)賀?!粗^此?!?br/>明張居正《擬唐回鶻嗢沒(méi)斯率眾內附詔宰相李德裕撰<異域歸忠傳>賜之群臣賀表》:“嘉靖殷邦,爰致氐羌之享;丕單武烈,聿來(lái)肅慎之庭?!?/span>
古代東北邊疆的民族。參見(jiàn)「女真」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