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相并;成雙。 《公羊傳·宣公五年》:“‘冬, 齊高固及子叔姬來(lái)?!窝院醺吖讨畞?lái)?言叔姬之來(lái),而不言高固之來(lái),則不可。
引子公羊子曰:其諸為其雙雙而俱至者與?”
何休注:“言其雙行匹至,似於鳥(niǎo)獸?!?br/>唐權德輿《秋閨月》詩(shī):“稍映妝臺臨綺窗,遙知不語(yǔ)淚雙雙?!?br/>《兒女英雄傳》第十回:“説著(zhù)便自己過(guò)去,扶了張姑娘同安公子站齊了,雙雙磕下頭去?!?br/>茅盾《脫險雜記》十八:“那兩個(gè)蹲在地上的挑夫好像觸了電,一下子就雙雙跳了起來(lái),而且搶過(guò)我們的行李,就要上挑了?!?/span>
⒉ 一對對。
引南朝梁簡(jiǎn)文帝《詠蝶》:“復此從風(fēng)蝶,雙雙花上飛?!?br/>宋柳永《安公子》詞:“拾翠汀洲人寂靜,立雙雙鷗鷺?!?br/>《西游記》第二十回:“崖前有怪石雙雙,林內有幽禽對對?!?/span>
一對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