亦作“沉水”。
晉·嵇含《南方草木狀?蜜香沉香》:“此八物同出于一樹(shù)也……木心與節堅黑,沉水者為沉香,與水面平者為雞骨香?!焙笠蛞浴俺了苯柚赋料?。
沒(méi)入水中。
⒈ 亦作“沉水”。
⒉ 后因以“沉水”借指沉香。
引晉嵇含《南方草木狀·蜜香沉香》:“此八物同出於一樹(shù)也……木心與節堅黑,沉水者為沉香,與水面平者為雞骨香?!?br/>唐羅隱《香》詩(shī):“沉水良材食柏珍,博山煙煖玉樓春?!?br/>宋李清照《菩薩蠻》詞:“沉水臥時(shí)燒,香消酒未消?!?br/>明李時(shí)珍《本草綱目·木一·沉香》:“木之心節置水則沉,故名沉水?!?/span>
⒊ 沒(méi)入水中。
引三國魏曹植《七啟》:“芳餌沉水,輕繳弋飛?!?br/>晉左思《魏都賦》:“琴高沉水而不濡,時(shí)乘赤鯉而周旋?!?br/>郁達夫《蔦蘿行》:“說(shuō)你與小孩是我的腳鐐,我大約要為你們的緣故沉水而死的?!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