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星名。文昌的第四星。
引《周禮·春官·大宗伯》:“以槱燎祀司中、司命、飌師、雨師?!?br/>鄭玄注:“司命,文昌宮星?!?br/>《史記·天官書(shū)》:“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宮……四曰司命?!?br/>司馬貞索隱引《春秋元包命》:“司命主老幼?!?/span>
⒉ 星名。三臺中的上臺二星。
引《晉書(shū)·天文志上》:“三臺……上臺為司命,主壽?!?/span>
⒊ 星名。虛宿北的二星。
引《宋史·天文志三》:“司命二星,在虛北,主舉過(guò)、行罰、滅不祥,又主死亡?!?/span>
⒋ 神名。
引《禮記·祭法》:“王為羣姓立七祀,曰司命 ……”
孔穎達疏:“司命者,宮中小神。 熊氏云:非天之司命,故祭於宮中?!?/span>
⒌ 神名。掌管生命的神。
引《莊子·至樂(lè )》:“吾使司命復生子形,為子骨肉肌膚?!?br/>晉葛洪《抱樸子·金丹》:“服之百日,肌骨強堅;千日, 司命削去死籍,與天地相畢,日月相望?!?br/>周立波《山鄉巨變》下二十:“他的東西不容易到手,我心里運神,既然送上門(mén)來(lái)了,收了再說(shuō)。不收, 司命菩薩也要見(jiàn)怪的?!?/span>
⒍ 神名。灶神。
引宋孟元老《東京夢(mèng)華錄·十二月》:“二十四日交年,都人至夜請僧道看經(jīng),備酒果送神,燒合家替代錢(qián)紙,帖灶馬於灶上,以酒糟涂抹灶門(mén),謂之醉司命?!?/span>
⒎ 掌握命運。亦指關(guān)系命運者。
引《管子·國蓄》:“五穀食米,民之司命也?!?br/>《孫子·虛實(shí)》:“微乎微乎,至於無(wú)形;神乎神乎,至於無(wú)聲,故能為敵之司命?!?br/>張預注:“故敵人死生之命,皆主於我也?!?br/>唐元稹《李踐方大理寺丞制》:“大理寺專(zhuān)獄犴視刑書(shū),我國家生人之司命也。任非其才,為患不細?!?br/>元高文秀《襄陽(yáng)會(huì )》第二折:“馬乃將之司命,盜了馬步驟難熬?!?br/>鄭觀(guān)應《盛世危言·商務(wù)》:“船主管輪,為一船司命之主,任大而責重?!?/span>
⒏ 主管詔令。
引《文選·揚雄<羽獵賦>》:“熒惑司命,天弧發(fā)射?!?br/>呂向注:“司,主也。令主天子之命?!?/span>
⒐ 新莽官名。主管軍事。
引《漢書(shū)·王莽傳中》:“置五威司命……司命司上公以下?!?br/>《漢書(shū)·王莽傳中》:“內置司命軍正……誠欲以司不奉命,令軍人咸正也?!?/span>
星名:(1)? 古代天文指文昌第四星。(2)? 古代天文指三臺中的上臺二星。(3)? 在虛宿之北的二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