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太上皇tàishànghuáng
(1)[empera's father who abdicated in favour of his son]∶皇帝之父
(2)[overlord;supreme ruler backstage ruler]∶比喻實(shí)際上掌握權力、自己不出面而操縱別人進(jìn)行活動(dòng)的人
【】⒈ 皇帝父親的尊號。
引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》:“追尊莊襄王為太上皇?!?br/>《史記·高祖本紀》:“于是高祖乃尊太公為太上皇?!?/span>
⒉ 特指把皇位讓給太子而自己退位的皇帝。后來(lái)唐高祖、睿宗、玄宗,宋高宗,清高宗等傳位于太子后,皆稱(chēng)太上皇。 明英宗被虜后,其弟景帝即位,次年英宗被放回,也稱(chēng)太上皇,此為特例。
引《南史·陳紀下》:“九年春正月乙亥, 齊主傳位于其太子恒,自號太上皇?!?/span>
⒊ 比喻在幕后操縱、掌握實(shí)權的人物。
引周而復《上海的早晨》第三部四八:“你不能這么說(shuō)。你在家里可以說(shuō)是太上皇,上下人等,哪個(gè)不聽(tīng)你的指揮?”
⒋ 道教稱(chēng)遠古時(shí)期的帝王。
引《云笈七籤》卷二:“太上皇之時(shí), 老君下為師,教示太上皇以治天下?!?/span>
皇帝的父親。
如:「他名義上是老板,但他老婆卻是太上皇,大大小小的事都要管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