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泰山Tài Shān
(1)[Mount Taishan]∶東岳,中國五岳之首,中國名山,海拔1524米,位于山東泰安境內。古代帝王多在此封禪、祭告天地,多古跡和文人墨跡,為旅游勝地
(2)[a person of distinction;a thing of sreat weight or import]∶古人把泰山作為高山的代表,常用來(lái)比喻敬仰的人或重大、寶貴的事物
有眼不識泰山
(3)[father-in-law]∶妻父的代稱(chēng)
呼妻父為泰山,一說(shuō)云,泰山有丈人峰?!?span id="tsaj1m93tjen" class="diczx2">晁說(shuō)之《晁氏客語(yǔ)》
⒈ 山名。在山東省中部。古稱(chēng)東岳,為五岳之一。也稱(chēng)岱宗、岱山、岱岳、泰岱。主峰玉皇頂在泰安市北。古代帝王常在泰山舉行封禪大典。
引《詩(shī)·魯頌·閟宮》:“泰山巖巖, 魯邦所詹?!?br/>北魏酈道元《水經(jīng)注·禹貢山水澤地所在》:“泰山為東岳,在泰山博縣西北。 岱宗也,王者封禪于其山,示增高也,有金策玉檢之事焉?!?br/>明王守仁《登泰山》詩(shī):“曉登泰山道,行行入煙霏?!?br/>劉白羽《日出》:“登泰山看日出,這是從幼小時(shí)起,就對我富有魅力的一件事?!?/span>
⒉ 山名。即沂山。
引北魏酈道元《水經(jīng)注·巨洋水》:“巨洋水出朱虛縣泰山 …… 泰山即東小泰山也?!?/span>
⒊ 比喻重大的或有價(jià)值的事物。
引漢司馬遷《報任少卿書(shū)》:“人固有一死,死,或重於泰山,或輕於鴻毛,用之所趨異也?!?br/>漢揚雄《解嘲》:“夫蕭規曹隨, 留侯畫(huà)策, 陳平出奇,功若泰山,響若坻隤?!?br/>《警世通言·白娘子永鎮雷峰塔》:“我與你情似泰山,恩同東海,誓同生死?!?/span>
例如:有眼不識泰山。
⒋ 比喻值得敬仰的人。參見(jiàn)“泰山北斗”、“泰山其頽”。
引清劉大櫆《祭尹少宰文》:“公之在世,人豈驚奇,及其既沒(méi),泣涕追思, 泰山喬岳,忽然崩摧?!?/span>
⒌ 比喻安定穩固。
引漢枚乘《七發(fā)》:“變所欲為,易於反掌,安於泰山?!?br/>宋蘇洵《遠慮》:“蓋天下雖有泰山之勢,而圣人常以累卵為心?!?/span>
⒍ 靠山。
引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十:“我與你失了這泰山的靠傍,今生再無(wú)好日了?!?br/>清昭槤《嘯亭雜錄·滑縣之捷》:“時(shí)又有曹福昌、劉得財黨羽內應之舉,諸賊恃為泰山?!?br/>楊朔《雪浪花》:“日久天長(cháng),老人家就變成大伙依靠的泰山了?!?/span>
⒎ 岳父的別稱(chēng)。 唐段成式《酉陽(yáng)雜俎·語(yǔ)資》:“明皇封禪泰山,張説為封禪使。 説女婿鄭鎰,本九品官,舊例封禪后,自三公以下皆遷轉一級,惟鄭鎰因説驟遷五品,兼賜緋服。因大脯次, 玄宗見(jiàn)鎰官位騰躍,怪而問(wèn)之, 鎰無(wú)詞以對。
引黃幡綽曰:‘此乃泰山之力也?!?br/>明陳繼儒《群碎錄》:“又以泰山有丈人峰,故又呼丈人曰岳翁,亦曰泰山?!?br/>楊朔《雪浪花》:“老人家就有這個(gè)脾性,一輩子沒(méi)養女兒,偏愛(ài)拿人當女婿看待。不信你叫他一聲老泰山,他不但不生氣,反倒摸著(zhù)胡子樂(lè )呢?!?/span>
山名。起于山東省膠州灣西南,橫亙省境中部,盡于運河東岸。主峰在泰安縣北,為五岳中的東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