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秦始皇二十八年(公元前219年)登泰山,丞相李斯等為歌頌秦始皇統一中國的功績(jì)而刻的石碑。后二世于元年(公元前209年)東行郡縣時(shí)又在背面刻詔書(shū)和從臣姓名。相傳均為李斯書(shū)。字體為小篆。傳世有明安國舊藏北宋拓本,存一百六十五字。參閱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》及《封禪書(shū)》。
引清錢(qián)泳《履園叢話(huà)·碑帖·秦泰山石刻》:“秦泰山石刻, 唐時(shí)已亡,今所傳者二十九字, 二世之文也。據宋人劉跂模搨尚有二百廿三字,可讀者一百四十有六字。據《集古》、《金石》二録,猶存四十字。本朝乾隆初碧霞元君廟災,則併二十九字亦亡之矣?!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