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東廂的殿堂或廳堂。古代多指皇宮或官舍。
引《書(shū)·顧命》:“一人冕執劉,立于東堂;一人冕執鉞,立于西堂?!?br/>唐王維《故太子師徐公挽歌》之三:“北首辭明主,東堂哭大臣?!?br/>金蔡珪《并州無(wú)竹官舍東堂之北種碧蘆以寄意用作長(cháng)句》:“他日東堂慙拙政,只將此物作甘棠?!?/span>
⒉ 后因以稱(chēng)習射的場(chǎng)所。
引《儀禮·大射》:“公將射……一小射正授弓拂弓,皆以俟于東堂?!?br/>《南史·庾悅傳》:“初, 劉毅家在京口,酷貧,嘗與鄉曲士大夫往東堂共射?!?/span>
⒊ 指晉宮的正殿。 晉武帝時(shí)郤詵于東堂殿試得第,后因以為試院的代稱(chēng)。參見(jiàn)“東堂桂”、“東堂策”。
引唐王建《送薛曼應舉》詩(shī):“子去東堂上,我歸南澗濱?!?br/>唐李頻《送友人游蜀》詩(shī):“東堂雖不捷,西去復何愁?!?br/>宋王珪《呈永叔書(shū)事》詩(shī):“十五年前出門(mén)下,最榮今日預東堂?!?/span>
⒋ 宋毛滂的號。
引清鈕琇《觚賸·紉蘭詞》:“若黃子鴻所著(zhù)《紉蘭》別集,風(fēng)流俊邁,非不可追響東堂,齊蹤西麓也?!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