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古代禮節作揖時(shí)的動(dòng)作。
引《儀禮·鄉飲酒禮》“賓厭介入門(mén)左” 漢鄭玄注:“推手曰揖,引手曰厭?!?/span>
⒉ 琵琶彈奏指法之一。
引宋蘇軾《水調歌頭·遺善琵琶者》詞:“推手從歸去,無(wú)淚與君傾?!?br/>宋辛棄疾《賀新郎·賦琵琶》詞:“推手含情還卻手,一抹《梁州》哀徹?!?/span>
⒊ 也叫太極對手。是太極拳運動(dòng)中的一種雙人徒手練習。有單推手、雙推手等多種形式。推手時(shí),雙方必須保持手臂黏連不脫,在相互黏隨的運轉中使用方法,致使對方動(dòng)搖或失去重心。
一種運動(dòng)。由太極拳演變而來(lái),古稱(chēng)為「打手」。每局比賽限時(shí)一分鐘。比賽方法以每局四人為一組,二人為選手,一人為裁判,另一人為副裁判。推手的技巧僅能以推手和拉對方肩膀以下、腰部以上的部位,將對方推出或拉出圈者勝。推手的要訣在于化解對方推逼,保持自身穩定,乘勢破壞對方平衡,使其傾跌。特點(diǎn)在借力使力,以弱力勝強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