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百戲之一。表演者兩手快速地連續拋接若干圓球。
比喻日月運行。謂時(shí)間過(guò)得很快。
m.⒈ 古代百戲之一。表演者兩手快速地連續拋接若干圓球。
引《三國志·魏志·王粲傳》“潁川邯鄲淳” 裴松之注引三國魏魚(yú)豢《魏略》:“﹝曹植﹞遂科頭拍袒,胡舞五椎鍛,跳丸擊劍,誦俳優(yōu)小説數千言訖?!?br/>《新唐書(shū)·宦者傳下·李輔國》:“輔國以功遷兵部尚書(shū)。南省視事,使武士戎裝夾道,陳跳丸舞劍,百騎前驅?!?br/>宋蘇軾《紫宸殿正旦教坊詞·小兒致語(yǔ)》:“擊石摐金,奏鈞天之廣樂(lè );跳丸舞索,戲平樂(lè )之都場(chǎng)?!?/span>
⒉ 比喻日月運行。謂時(shí)間過(guò)得很快。
引唐韓愈《秋懷詩(shī)》之九:“憂(yōu)愁費晷景,日月如跳丸?!?br/>明鄭若庸《玉玦記·標題》:“日月跳丸,黃花綻了,幾番重九,英雄袖手?!?br/>張昭漢《甲寅春西湖小麥嶺》詩(shī):“萍絮幻滄桑,日月驚跳丸?!?/span>
古代百戲之一。表演者把幾個(gè)球拋上空中,然后依次接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