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研求幾微。
引漢蔡邕《太尉陳球碑》:“凡墳素遺訓,圣賢立言,掬精極微,無(wú)□不究?!?/span>
⒉ 極其微小。
⒊ 佛教語(yǔ)。梵文的意譯,音譯“阿拏”、“阿菟”、“阿耨”。指色的最小單位,為色的不可再分的原素。
引《俱舍論》卷十二:“分析諸色至一極微,故一極微為色極少?!?br/>五代齊己《山中春懷》詩(shī):“心魂役役不曾歸,萬(wàn)象相牽向極微?!?/span>
⒋ 引申為最小單位的物質(zhì)或指化學(xué)元素。
引章炳麟《無(wú)神論》:“鞞世師之説,建立實(shí)性,名為地、水、火、風(fēng)、空、時(shí)、方、我、意。九者皆有極微。我、意雖虛,亦在極微之列,此所謂惟物論也?!?br/>章炳麟《建立宗教論》:“若以物言,亦可執有邊無(wú)邊之見(jiàn)。所以者何?現有六十四種極微積為地球,推而極之以至恒星世界,此恒星世界極微之量果有邊際乎,抑無(wú)邊際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