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稱(chēng)“南之威”。 春秋時(shí)晉國的美女。
引《戰國策·魏策二》:“晉文公得南之威,三日不聽(tīng)朝,遂推南之威而遠之,曰:‘后世必有以色亡其國者?!?br/>三國魏曹植《與楊德祖書(shū)》:“蓋有南威之容,乃可以論其淑媛?!?br/>晉葛洪《抱樸子·論仙》:“不可以無(wú)鹽宿瘤之丑,而謂在昔無(wú)南威西施之美?!?br/>清和邦額《夜譚隨錄·蘇仲芬》:“女不答,但嗤嗤笑之以鼻,欵步而入,秋波流慧,嬌媚可憐,竊意西子、南威,不是過(guò)也?!?br/>后因泛指美人。 南朝陳后主《日出東南隅行》:“重輪上瑞暉,西北照南威。南威年二八,開(kāi)牖敞重闈?!?br/>宋徐鉉《寄鍾謨》詩(shī):“假中西閣應無(wú)事,筵上南威幸有情?!?/span>
⒉ 謂南方極熱的暑氣。
引《文選·鮑照<苦熱行>》:“赤阪橫西阻,火山赫南威?!?br/>張銑注:“南方之威色?!?br/>唐白居易《秋熱》詩(shī):“西江風(fēng)候接南威,暑氣常多秋氣微?!?/span>
⒊ 橄欖的別名。
引明陶宗儀《輟耕錄·事物異名》:“南威,橄欖也?!?/span>
人名。春秋時(shí)晉國的美女。晉文公得之,三日不上朝,遂推而遠之。見(jiàn)《戰國策.魏策二》。后用以代稱(chēng)美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