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包圍監守。 《史記·袁盎晁錯列傳》:“及鼂錯已誅, 袁盎以太常使吳。
引吳王欲使將,不肯。欲殺之,使一都尉以五百人圍守盎軍中?!?br/>漢陳琳《為袁紹檄豫州》:“又操持部曲精兵七百,圍守宮闕,外託宿衛,內實(shí)拘執?!?br/>《梁書(shū)·呂僧珍傳》:“長(cháng)沙宣武王時(shí)為梁州刺史, 魏圍守連月,間諜所在不通, 義陽(yáng)與雍州路斷?!?/span>
⒉ 設圍防守。
引《資治通鑒·三國魏邵陵厲公正始六年》:“十二月, 漢費禕至漢中,行圍守?!?br/>胡三省注:“魏延鎮漢中,實(shí)兵諸圍以御敵,所謂圍守也?!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