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人以?xún)上ブ?zhù)地,聳起上身為“危坐”,即正身而跪,表示嚴肅恭敬。后泛指正身而坐。
()⒈ 古人以?xún)上ブ?zhù)地,聳起上身為“危坐”,即正身而跪,表示嚴肅恭敬。后泛指正身而坐。
引《管子·弟子職》:“危坐鄉師,顏色無(wú)怍?!?br/>《文選·東方朔<非有先生論>》:“吳王戄然易容,捐薦去幾,危坐而聽(tīng)?!?br/>呂延濟注:“危坐,敬之也?!?br/>《新唐書(shū)·陸羽傳》:“﹝羽﹞得張衡《南都賦》,不能讀,危坐效羣兒囁嚅,若成誦狀?!?br/>吳組緗《山洪》九:“三官危坐在尾艙藳草堆上,無(wú)心無(wú)緒的?!?/span>
挺直身軀端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