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他人與我。
引《莊子·天下》:“愿天下之安寧以活民命,人我之養,畢足而止,以此白心?!?br/>《關(guān)尹子·二柱》:“渾人我,同天地?!?br/>清譚嗣同《仁學(xué)》二:“人知腦氣筋通五官百骸為一身,即當知電氣通天地萬(wàn)物人我為一身也?!?/span>
⒉ 借指塵世。
引元鄧學(xué)可《端正好·樂(lè )道》套曲:“人我場(chǎng)中枉馳驟,苦海波中早回首?!?/span>
⒊ 佛教語(yǔ)。即人我見(jiàn)。凡俗之人妄認自身常住不變,執著(zhù)“有我”之見(jiàn),佛家謂之“人我見(jiàn)”。
引《壇經(jīng)》三五:“人我是須彌,邪心是大海,煩惱是波浪……無(wú)人我, 須彌自倒;除邪心,海水竭,煩惱無(wú),波浪滅?!?/span>
⒋ 佛教語(yǔ)。人相和我相并稱(chēng)的略語(yǔ)。為人我四相中之二相。詳“四相”。
引清吳偉業(yè)《贈蒼雪》詩(shī):“人我將無(wú)同,是非空諸所?!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