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吳大伯”。 周古公亶父 ( 太王 )長(cháng)子, 仲雍、季歷之兄。 太王欲傳位季歷及其子昌 (即周文王 ), 太伯乃與仲雍出逃至荊蠻,號勾吳。后因以稱(chēng)出亡而讓君位與弟者。參閱《史記·吳太伯世家》。
引《左傳·閔公元年》:“不如逃之,無(wú)使罪至,為吳大伯,不亦可乎?”
《國語(yǔ)·晉語(yǔ)一》:“君得其欲,太子遠死,且有令名,為吳太伯,不亦可乎?”
韋昭注:“太伯讓季歷,遠適吳越,后武王追封為吳伯,故曰吳太伯?!?br/>《新唐書(shū)·李泌傳》:“建寧王誠賢,然廣平冢嗣,有君人量,豈使為吳太伯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