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王者所居之屋。
引《史記·周本紀》:“﹝武王﹞既渡,有火自上復于下,至于王屋,流為烏,其色赤,其聲魄云?!?br/>裴駰集解引馬融曰:“王屋,王所居屋?!?/span>
⒉ 山名。在山西省陽(yáng)城、垣曲兩縣之間。山有三重,其狀如屋,故名。
引《書(shū)·禹貢》:“厎柱、析城,至于王屋?!?br/>唐盧照鄰《鄭太子碑銘》:“左右原野,表里山河。 析城、王屋,汾川帝歌?!?br/>清孔廣森《轉連珠》之二:“然而太形王屋,愚公之山或移?!?/span>
⒊ 相傳黃帝曾訪(fǎng)道于王屋山,故以泛指修道之山。
引唐王維《送張道士歸山》詩(shī):“先生何處去? 王屋訪(fǎng)茅君?!?br/>清宋琬《祭沉少參岫陽(yáng)》詩(shī):“言將歸王屋,終老營(yíng)菟裘?!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