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古代郊祀中的獻祭禮儀。有初、亞、終三獻。
泛指祭禮儀式。
為表示慶祝而獻出禮物。
⒈ 指古代郊祀中的獻祭禮儀。有初、亞、終三獻。
引宋吳自牧《夢(mèng)粱錄·郊祀年駕宿青城端誠殿行郊祀禮》:“上登壇,登歌樂(lè )作,行初獻禮畢,降壇,委親王行亞獻禮?!?/span>
⒉ 泛指祭禮儀式。
引明朱國禎《涌幢小品·蔣山佛會(huì )記》:“上行初獻禮,跪進(jìn)清浄饌,史冊祝,復再拜。亞終二獻同?!?br/>清黃六鴻《?;萑珪?shū)·蒞任·到衙門(mén)》:“上任日,照擇定某時(shí),穿吉服,詣城隍神前,行祭禮,牲帛照例備辦,禮生贊唱,行獻禮后,禮生宣讀誓文?!?/span>
⒊ 為表示慶祝而獻出禮物。
引魏巍《東方》第四部第二四章:“大會(huì )的最后一個(gè)項目,是給志愿軍獻禮和捐獻飛機大炮的活動(dòng)?!?br/>熊健蓀《雷鋒叔叔又回來(lái)了》詩(shī):“你運的一砂一石,哪一車(chē)不是在向祖國獻禮?”
呈贈禮物。
如:「佳節獻禮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