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顯示感應。
引《后漢書(shū)·明帝紀》:“公卿百官以帝威德懷遠,祥物顯應,乃并集朝堂,奉觴上壽?!?/span>
⒉ 猶顯靈。
引元宮天挺《范張雞黍》第三折:“見(jiàn)兄弟來(lái)託一夢(mèng),所説身死一事。忽然醒來(lái),乃是一夢(mèng),因此上您孩兒星夜前來(lái),俺兄弟先有顯應也?!?br/>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十九:“此是亡靈未泯,故來(lái)顯應?!?br/>李劼人《死水微瀾》第五部分四:“但他已向死人靈前通明了,賭了咒,人死為神,只要鑒察自己的真誠,哪里有不顯應的?!?/span>
已亡的人顯靈或托夢(mèng)有所兆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