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《周禮》官名。地官之屬。掌六鄉教化,每二鄉由三公一人兼任。在朝謂之“三公”,在鄉謂之“鄉老”。一說(shuō),鄉老為致仕之尊官,或鄉黨重望,故尊之曰公,非朝廷公卿。既無(wú)職掌,其人亦不必備。參閱清李?lèi)度航?jīng)識小·鄉老鄉大夫》。
引《周禮·地官·序官》:“鄉老,二鄉則公一人?!?br/>鄭玄注:“老,敬稱(chēng)也。王置六鄉,則公有三人也。三公者,內與王論道,中參六官之事,外與六鄉之教,其要為民,是以屬之鄉焉?!?/span>
⒉ 指鄉里年高德劭的人。
引唐盧綸《送菊潭王明府》詩(shī):“唯應理農后,鄉老賀君閑?!?br/>《清平山堂話(huà)本·羊角哀死戰荊軻》:“設祭於享堂,哭泣甚哀,鄉老、從人無(wú)不下淚?!?br/>清馬建忠《上李相伯言出洋工課書(shū)》:“罪名定於鄉老,酷吏無(wú)所舞其文?!?/span>
職官名:(1)? 周朝設置,由三公兼任。(2)? 漢制每鄉置三老一人,負責教化鄉人。
如:「鄉老的經(jīng)驗豐富,咱們還是聽(tīng)他的吧!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