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佛教語(yǔ)。正、像、末“三時(shí)”之一。謂佛去世久遠,與“正法”相似的佛法。其時(shí)道化訛替,雖有教有行而無(wú)證果者?!跋穹ā钡臅r(shí)限說(shuō)法不一。一般認為在佛去世五百年后的一千年之間。見(jiàn)《大集經(jīng)》。
引南朝宋謝靈運《山居賦》:“析曠劫之微言,説像法之微旨?!?br/>《舊唐書(shū)·高祖紀》:“自覺(jué)王遷謝,像法流行,末代陵遲,漸以虧濫?!?br/>宋王禹偁《<左街僧錄通惠大師文集>序》:“像法修明,緇徒整戢?!?br/>清龔自珍《支那古德遺書(shū)序》:“晚唐以還,像法漸謝,則有斥經(jīng)論用曹溪者,則有祖曹溪并失夫曹溪之解行者,愈降愈濫,愈誕愈易?!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