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即行樂(lè )圖。參見(jiàn)“行樂(lè )圖”。
引南朝宋劉義慶《世說(shuō)新語(yǔ)·巧藝》:“戴安道中年畫(huà)行像甚精妙?!?/span>
⒉ 用寶車(chē)載著(zhù)佛像巡行城市街衢的一種宗教儀式。也稱(chēng)行城。一般多在佛生日舉行;西域也有在其他節日舉行的。參閱宋贊寧《大宋僧史略》卷二。
引唐玄奘《大唐西域記·屈支國》:“每歲秋分數十日間,舉國僧徒皆來(lái)會(huì )集……諸僧伽藍莊嚴佛像,瑩以珍寶,飾之錦綺,載諸輦輿,謂之行像?!?br/>《法苑珠林》卷四一:“至四月八日, 成都行像, 碩(邵碩 )於眾中匍匐作獅子形?!?/span>
⒊ 塑像的一種方法。先塑成泥胎,再用漆把麻布貼在泥胎外面,待漆干后,反復涂多次,最后把泥胎取空。這種方法塑像不但逼真,而且質(zhì)地輕,故稱(chēng)“行像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