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加刑于人。
引《禮記·王制》:“刑人於市,與眾棄之?!?br/>《舊唐書(shū)·刑法志》:“自今已后,令與尚食相知,刑人日勿進(jìn)酒肉?!?br/>宋王鍵《刑書(shū)釋名》:“刑人於車(chē),棄之於市?!?br/>清黃六鴻《?;萑珪?shū)·刑名·用刑》:“刑人不用荊條?!?/span>
⒉ 受刑之人。古代多以刑人充服勞役的奴隸。
引《周禮·地官·司市》:“國君過(guò)市,則刑人赦?!?br/>漢桓寬《鹽鐵論·周秦》:“春秋罪人無(wú)名號,謂之云盜,所以賤刑人而絶之人倫也?!?/span>
⒊ 特指宦官。
引《新唐書(shū)·劉蕡傳》:“書(shū)其名,譏疏遠賢士,昵刑人,有不君之道?!?br/>明劉若愚《見(jiàn)聞瑣事雜記》:“凡內臣姓朱者,皆改姓諸。禮,公族無(wú)刑人之義也?!?/span>
受刑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