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監督修造。
引《魏書(shū)·樂(lè )志》:“正光中,侍中、 安豐王延明受詔監修金石,博探古今樂(lè )事?!?br/>宋司馬光《言永昭陵建寺札子》:“今逆禮傷孝,蠹財勞人,但使僧徒及監修之人因此為名?!?br/>明陸采《明珠記·橋會(huì )》:“今日本縣差人修橋,官人及早趕上,站在渭橋邊,只做監修橋的官府?!?br/>《清會(huì )典·工部一·尚書(shū)侍郎職掌》:“巡幸則飭守土官以治道,凡京工之歸部者,得旨則監修?!?/span>
⒉ 指對書(shū)籍修纂工作的監督。
引《舊唐書(shū)·李吉甫傳》:“時(shí)吉甫監修國史?!?br/>明朱國禎《涌幢小品·不列監修官》:“宋太祖晏駕, 若水監修《實(shí)録》?!?br/>章炳麟《中國通史略例》:“設局修史,始自唐代,繇宋逮明,監修分纂,汗漫無(wú)紀?!?/span>
⒊ 監督編修書(shū)籍之官。
引《宋史·沉倫傳》:“史官李昉、扈蒙撰《太祖實(shí)録》五十卷, 倫為監修以獻?!?br/>《宋史·錢(qián)若水傳》:“呂端雖為監修,以不涖局不得署名?!?/span>
監督編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