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猶虛設。
引《宋書(shū)·孝武帝紀》:“凡寰衞貢職,山淵採捕,皆當詳辨產(chǎn)殖,考順歲時(shí),勿使牽課虛懸,睽忤氣序?!?br/>《明史·王元翰傳》:“九卿強半虛懸,甚者闔署無(wú)一人?!?br/>孫中山《第二次護法宣言》:“六年以來(lái)……護法事業(yè),蹉跎數載,未有成就,而國民政府,遂以虛懸?!?/span>
⒉ 憑空設想。
引魯迅《且介亭雜文二集·論新文字》:“難行者的好幌子,一定是完全和精密……然而它本身,卻因為是虛懸的計劃,結果總并無(wú)成就:就是不行?!?/span>
⒊ 空擱著(zhù);空缺著(zhù)。
引郭沫若《洪波曲》第三章四:“假如我不回去,三廳就盡它虛懸在那兒?!?br/>郭沫若《洪波曲》第九章二:“三青團成立后, 陳誠做書(shū)記長(cháng), 康澤被調去做組織處長(cháng),而宣傳處長(cháng)一直是虛懸著(zhù)的?!?/span>
⒋ 無(wú)著(zhù)落。
引沙汀《淘金記》十九:“他的報酬,便連伙食也虛懸起的。但他十分樂(lè )意他的職務(wù)?!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