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巖穴yánxué
[grotto;cave] 山洞
云歸而巖穴暝?!?/span>宋·歐陽(yáng)修《醉翁亭記》
⒈ 亦作“嵓穴”。
⒉ 山洞。
引《莊子·山木》:“夫豐狐文豹,棲於山林,伏於巖穴,靜也?!?br/>晉左思《招隱詩(shī)》之一:“巖穴無(wú)結構,丘中有鳴琴?!?br/>宋范仲淹《上執政書(shū)》:“至于嵓穴草澤之士,或節義敦篤,或文章高古,宜崇聘召之禮,以厚澆競之風(fēng)?!?br/>郭沫若《芍藥及其他·飛雪崖》:“斷床之下及左側巖岸均洼入成一大巖穴?!?/span>
⒊ 指巖穴之士。
引《后漢書(shū)·章帝紀》:“其以巖穴為先,勿取浮華?!?br/>明歸有光《邵民壽詩(shī)序》:“安陸姚克一尊巖穴?!?br/>清姚鼐《復張君書(shū)》:“僕少無(wú)巖穴之操,長(cháng)而役於塵埃之內?!?/span>
山巖的窟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