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后以“生聚教訓”指軍民同心同德,積聚力量,發(fā)憤圖強,以洗刷恥辱。
引《左傳·哀公元年》:“﹝伍員﹞退而告人曰:‘ 越十年生聚,而十年教訓,二十年之外, 吳其為沼乎!’”
《梁書(shū)·賀琛傳》:“今北邊稽服,戈甲解息,政是生聚教訓之時(shí),而天下戶(hù)口減落,誠當今之急務(wù)?!?br/>唐權德輿《岐國公杜公淮南遺愛(ài)碑銘序》:“惟公鎮定一方,心平德和,言仁必及人,言智必及事,生聚教訓,勤身急病?!?/span>
語(yǔ)本《左傳.哀公元年》:「越十年生聚,而十年教訓,二十年之外,吳其為沼乎?」繁殖人口,蓄積財富,而教以忠義之行,作戰之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