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原為漢代六宮的一種稱(chēng)號,因其選自民家,故曰“采女”。后用作宮女的通稱(chēng)。
引慧琳《一切經(jīng)音義》卷二一引漢應劭《風(fēng)俗通》:“六宮采女凡數千人,天子遣掖庭丞相率於鄉中閲視童女年十三已上、二十已下,長(cháng)壯皎潔有法相者,因載入宮,謂之采女也?!?br/>《后漢書(shū)·皇后紀序》:“又置美人、宮人、采女三等,并無(wú)爵秩,歲時(shí)賞賜充給而已?!?/span>
⒉ 古時(shí)宮廷中的一種女官。
引《隋書(shū)·后妃傳序》:“煬帝時(shí)……采女三十七員,品正第七,是為女御?!?br/>《舊唐書(shū)·后妃傳序》:“采女二十七人,正八品?!?/span>
⒊ 仙女名。
引晉葛洪《神仙傳·彭祖》:“采女者,亦少得道?!?/span>
漢代宮女選自民家,稱(chēng)為「采女」。后遂為宮女的代稱(chēng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