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舉起酒器。古時(shí)飲餞時(shí)的一種禮節。
引《禮記·鄉飲酒義》:“盥洗揚觶,所以致絜也?!?br/>孔穎達疏:“揚觶謂既獻之后,舉觶酬賓之時(shí),亦盥洗也。必盥洗者,所以致其絜敬之意也?!?br/>《新唐書(shū)·韓琬傳》:“刺史行鄉飲餞之,主人揚觶曰:‘孝於家,忠於國?!?br/>清馮桂芬《杜年丈七十壽序》:“司正揚觶之言有曰‘為子盡孝’,先生有焉?!?/span>
⒉ 《禮記·射義》:“孔子射於矍相之圃,蓋觀(guān)者如堵墻。射至於司馬,使子路執弓矢出延射,曰:‘賁軍之將,亡國之大夫,與為人后者不入,其餘皆入?!w去者半,入者半。又使公罔之裘、序點(diǎn)揚觶而語(yǔ)。 公罔之裘揚觶而語(yǔ)曰:‘幼壯孝弟,耆耋好禮,不從流俗,脩身以俟死者。不?在此位也?!w去者半,處者半。
引序點(diǎn)又揚觶而語(yǔ)曰:‘好學(xué)不倦,好禮不變,旄期稱(chēng)道不亂者。不?在此位也?!?br/>后用為選賢的典故。 唐元稹《觀(guān)兵部馬射賦》:“若此,則蹲甲壯基,揚觶勸孔,信一場(chǎng)之獨擅,終六轡之未總?!?/span>
⒊ 春秋時(shí)晉大夫知悼子卒,未葬。 晉平公飲酒, 師曠、李調侍,鼓鐘。廚人杜蕢責以大臣去世之時(shí),不應作樂(lè )飲酒。乃罰師曠和李調各飲一觶,以示勸戒。
引平公曰:“寡人亦有過(guò)焉,酌而飲寡人?!?br/>于是杜蕢洗而揚觶。事見(jiàn)《禮記·檀弓下》。后用為國君受諫停樂(lè )的典故。 《周書(shū)·武帝紀上》:“朕雖庸昧,有志前古。甲子、乙卯,《禮》云不樂(lè )。 萇弘表昆吾之稔, 杜蕢有揚觶之文……宜依是日,省事停樂(lè )?!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