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服飾怪異。古人以為奇裝異服會(huì )預示天下之變,故稱(chēng)。
引《尚書(shū)大傳》卷二:“貌之不恭,是為不肅,厥咎狂,厥罰常雨,厥極惡,時(shí)則有服妖?!?br/>《漢書(shū)·五行志中之上》:“風(fēng)俗狂慢,變節易度,則為剽騎奇怪之服,故有服妖?!?br/>宋陸游《老學(xué)庵筆記》卷二:“靖康初,京師織帛及婦人首飾衣服,皆備四時(shí)。如節物則春旛、燈毬、競渡、艾虎、云月之類(lèi),花則桃、杏、荷花、菊花、梅花皆併為一景,謂之一年景。而靖康紀元果止一年,蓋服妖也?!?br/>《清史稿·災異志三》:“道光十七年, 崇陽(yáng)鄉民好服尖頭帽鞋,站步不穩,識者謂之服妖?!?/span>
降服妖魔。
如:「施法術(shù)服妖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