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伯夷BóYí
[Bo Yi] 商朝末年孤竹國君的兒子。他和弟弟叔齊,在周武王滅商以后,不愿吃周朝的糧食,一同餓死在首陽(yáng)山(現山西省永濟縣南)。后人稱(chēng)頌他們能忠于故國
⒈ 相傳為顓頊之師。一說(shuō)“亮”即“夷”字之誤,隸書(shū)‘夷’字或作‘夷’,與‘亮’形近。見(jiàn)清王引之《經(jīng)義述聞·漢書(shū)》。
引《山海經(jīng)·海內經(jīng)》:“伯夷父生西岳,西岳生先龍,先龍是始生氐羌,氐羌乞姓?!?br/>郭璞注:“伯夷父,顓頊師,今氐羌其苗裔也?!?br/>《呂氏春秋·尊師》:“帝顓頊師伯夷父?!?br/>陳奇猷校釋?zhuān)骸啊稘h書(shū)·古今人表》作‘ 柏夷亮父 ’, 班固自注云:‘ 顓頊師’。案,柏、伯通。 伯夷其氏…… 亮其名,‘父’則是男子之美稱(chēng)也?!?/span>
⒉ 舜的臣子, 齊太公的祖先。參閱《史記·五帝本紀》。
引《書(shū)·舜典》:“帝曰:‘咨!四岳。有能典朕三禮?’僉曰:‘ 伯夷?!?br/>孔傳:“伯夷,臣名, 姜姓?!?br/>《墨子·尚賢中》:“伯夷降典,哲民維刑?!?br/>《文選·張衡<東京賦>》:“伯夷起而相儀, 后夔坐而為工?!?br/>薛綜注:“伯夷,唐虞時(shí)明禮儀之官也?!?/span>
⒊ 商末孤竹君長(cháng)子。詳“伯夷叔齊”。
引《孟子·公孫丑上》:“非其君不事,非其民不使;治則進(jìn),亂則退, 伯夷也?!?br/>明徐元《八義記·公孫赴義》:“我死埋我在伯夷首陽(yáng)山根底,萬(wàn)古留傳作話(huà)兒?!?/span>
神話(huà)傳說(shuō)中的神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