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謂不暇束發(fā)而結纓往救。后因以“纓冠”形容急迫或急切救助他人。
引《孟子·離婁下》:“今有同室之人斗者,救之,雖被髮纓冠而救之,可也?!?br/>明李東陽(yáng)《邃庵太宰先生初度迭前韻奉壽》:“纓冠義切煩趨赴,鼎釜生餘藕保全?!?br/>清李漁《玉搔頭·締盟》:“若非鴇母纓冠,幾乎不能面圣?!?br/>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《辛亥革命·保路運動(dòng)·辛亥遜清政變發(fā)源記》:“當予等被逮戒嚴, 成都函電均不能發(fā), 邵岷叔至資州發(fā)電發(fā)函呼吁,乃得同鄉京官纓冠相救?!?br/>程善之《和孟碩獄中詩(shī)》之三:“贈策漫教論往事,纓冠竟自失天機?!?/span>
⒉ 仕宦的代稱(chēng)。
引晉袁宏《后漢紀·靈帝紀下》:“布衣韋帶,白首不仕者有矣;結髮纓冠,老而不退者有矣?!?br/>《明史·趙永傳》:“大學(xué)士楊一清重其才,欲引以自助,乃以他語(yǔ)挑之。 永正色曰:‘可以纓冠污吾道乎?’遂請致仕去?!?/span>
把帽帶纏住頭發(fā)。形容匆忙不及整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