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平夷遠闊。
引宋范成大《回黃坦》詩(shī):“平遠一橫看,浩蕩供醉目?!?br/>明顧起綸《國雅品·士品四》:“周即沖寂, 吳即流暢, 唐稍平遠,并幽夜之逸光?!?br/>夏丏尊葉圣陶《文心》十:“平遠的原野的盡處,明藍的天幕一絲不皺地直垂下去?!?/span>
⒉ 謂性情平和,胸襟遠大。
引南朝宋劉義慶《世說(shuō)新語(yǔ)·言語(yǔ)》:“﹝坦之﹞祖東海太守丞,清淡平遠?!?/span>
⒊ 山水畫(huà)的一種取景方法,自近山望遠山,意境綿邈曠遠。
引宋郭思纂集《林泉高致》載其父郭熙之說(shuō):“山有三遠:自山下而仰山顛,謂之‘高遠’;自山前而窺山后,謂之‘深遠’;自近山而望遠山,謂之‘平遠’?!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