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湯圓tāngyuán
[boiled rice dumpling;stuffed dumpling made partly or wholly of glutinous rice flour served in soup] 糯米粉等做的球形食品,一般有餡兒,煮熟帶湯吃
()湯圓,別稱(chēng)“湯團”“浮元子”,是漢族傳統小吃的代表之一。同時(shí),也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所最具有特色的食物,也表達了古代人民對幸福生活的一種向往和期盼。據傳,湯圓起源于宋朝。當時(shí)的明州(現浙江省寧波市)所興起的一種新奇食品,即用黑芝麻、豬板油做餡、加入少許白糖,外面用糯米粉搓成圓形,煮熟后,吃起來(lái)香甜軟糯,回味無(wú)窮。同時(shí),湯圓象征合家團圓美滿(mǎn),吃湯圓也意味著(zhù)在新的一年里合家幸福、團團圓圓,所以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必備美食。查看百科
一種以糯米所制成的食品。由糯米粉揉制成圓團狀,分有餡、無(wú)餡兩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