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即儀仗、儀衛。因其負責清道保衛,故稱(chēng)。
引《新唐書(shū)·突厥傳上》:“我聞晉王丁夜得辟仗出,我乘間突進(jìn),可犯行在?!?br/>《資治通鑒·唐太宗貞觀(guān)二十年》:“上嘗幸未央宮,辟仗已過(guò),忽於草中見(jiàn)一人帶橫刀,詰之,曰:‘聞辟仗至,懼不敢出,辟仗者不見(jiàn),遂伏不敢動(dòng)?!?br/>胡三省注:“辟仗者,衛士在駕前攘辟左右,止行人,所謂陳兵清道而后行也?!?br/>唐時(shí)貯放兵器的地方。 《唐律疏議·衛禁·宮殿作罷不出》:“闢仗之內,人皆出盡,所有兵器,亦不合留?!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