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聚合眾人。
引《周禮·春官·大宗伯》:“大封之禮,合眾也?!?br/>鄭玄注:“正封疆溝涂之固,所以合聚其民?!?br/>漢班固《西都賦》:“連交合眾,騁騖乎其中?!?br/>宋曾鞏《敘盜》:“其創(chuàng )作兵仗,合眾以轉刼數百里之間,至於賊殺良民?!?/span>
⒉ 拒眾,抵御強敵。
引《孫子·地形》:“將不能料敵,以少合眾,以弱擊強,兵無(wú)選鋒,曰北?!?/span>
⒊ 猶示眾。
引《宣和遺事》前集:“圣旨:‘胡僧疎放, 道堅乃中國人,送開(kāi)封府刺面決配,於開(kāi)寳寺前合眾?!?/span>
⒋ 指合眾國。具有相對獨立的幾個(gè)邦或州聯(lián)合組成一中央政府的國家。
引章炳麟《駁康有為論革命書(shū)》:“在李自成之世,則賑飢、濟困為不可已;在今之世,則合眾、共和為不可已?!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