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古所尊祀的六神。六宗為何神, 漢以來(lái)諸說(shuō)不一:(1) 漢伏勝、馬融謂天、地、春、夏、秋、冬。(2) 漢歐陽(yáng)、大小夏侯、王充謂位于天地四方之間,助陰陽(yáng)變化者。(3) 漢孔光、劉歆謂乾坤六子:水、火、雷、風(fēng)、山、澤。(4) 漢賈逵謂天宗三:日、月、星;地宗三:河、海、岱。(5) 漢鄭玄謂星、辰、司中、司命、風(fēng)師、雨師。(6) 三國魏劉劭謂太極沖和之氣,為六氣之宗。(7) 晉王肅等謂四時(shí)、寒暑、日、月、星、水旱。(8) 晉張髦謂祖考三昭三穆。(9) 晉司馬彪謂天宗、地宗及四方之宗。(10) 北魏孝文帝謂皇天大帝與五帝。參閱《書(shū)·舜典》唐孔穎達疏、 清俞正燮《癸巳類(lèi)稿·虞書(shū)六宗義》。
引《書(shū)·舜典》:“肆類(lèi)于上帝,禋于六宗,望于山川,徧于群神?!?/span>
⒉ 謂漢文帝、武帝、宣帝、元帝、明帝、章帝。
引《后漢書(shū)·安帝紀》:“癸巳,告祀二祖、六宗?!?br/>李賢注:“六宗,謂孝文曰太宗,孝武曰代(世)宗,孝宣曰中宗,孝元曰高宗,孝明曰顯宗,孝章曰肅宗?!?/span>
⒊ 佛教以三論、法相、華嚴、律、成實(shí)、俱舍為六宗。其中,成實(shí)、俱舍二宗為小乘;其馀四宗另加天臺、真言二宗,稱(chēng)大乘六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