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和睦團結。
引《管子·五輔》:“舉錯得,則民和輯;民和輯,則功名立矣?!?br/>《淮南子·本經(jīng)訓》:“世無(wú)災害,雖神無(wú)所施其德;上下和輯,雖賢無(wú)所立其功?!?br/>唐白居易《除李遜克兆尹制》:“威惠所加,罔不和輯?!?br/>宋葉適《江陵府修城記》:“其后吏慢因循,以為幸其人之和輯,可以坐鎮?!?/span>
⒉ 指與他人、他族等和睦相處。
引《漢書(shū)·晁錯傳》:“隴西之吏……和輯士卒,底厲其節?!?br/>《續資治通鑒·元成宗大德五年》:“帝亦以奇爾濟蘇不能和輯高麗,遂罷征東行省?!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