參見(jiàn):人鑒 ,人鑒
⒈ 見(jiàn)“人鑑”。亦作“人鑒”。
⒉ 指知人之明。
引《宋書(shū)·王微傳》:“吾雖無(wú)人鑒,要是早知弟,每共宴語(yǔ),前言何嘗不以止足為貴?!?/span>
⒊ 即人鏡。 宋人因避宋太祖祖父趙敬之諱,改“鏡”為“鑒”。詳“人鏡”。
引《新唐書(shū)·魏徵傳》:“帝后臨朝嘆曰:‘以銅為鑑,可正衣冠;以古為鑑,可知興替;以人為鑑,可明得失。朕嘗保此三鑑,內防己過(guò)。今魏徵逝,一鑑亡矣?!?br/>清曹溶《答顧寧人》詩(shī):“自知良獨難,人鑒庶為寶?!?/span>
本指人臣能諫正君上的得失。語(yǔ)本《新唐書(shū).卷九七.魏征傳》:「帝后臨朝嘆曰:『以銅為鑒,可正衣冠;以古為鑒,可知興替;以人為鑒,可明得失。朕嘗保此三鑒,內防己過(guò)。今魏征逝,一鑒亡矣?!弧购笾敢运俗鳛樽约旱慕梃b。也作「人鏡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