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大雨;雨水。 2.因雨水過(guò)多而積在田地里的水或流于地面的水。
m.⒈ 大雨;雨水。
引《禮記·曲禮上》:“水潦降,不獻魚(yú)鱉?!?br/>《左傳·襄公十年》:“水潦將降,懼不能歸,請班師!”
《魏書(shū)·崔浩傳》:“南土下濕,夏月蒸暑,水潦方多?!?br/>宋張虙《月令解》卷九:“季夏,水潦盛昌,故行夏令則為大水?!?/span>
⒉ 因雨水過(guò)多而積在田地里的水或流于地面的水。
引《荀子·王制》:“修隄梁,通溝澮,行水潦,安水藏?!?br/>《淮南子·天文訓》:“天受日月星辰,地受水潦塵埃?!?br/>晉張華《博物志》卷八:“天道尚左,日月西移;地道尚右,水潦東流?!?br/>唐高適《苦雨寄四房昆季》詩(shī):“泥涂擁城郭,水潦盤(pán)丘墟?!?br/>清劉大櫆《送黟令孫君改任鳳陽(yáng)序》:“迺作徒杠,迺作輿梁,亙若白虹,蹴波以浮,水潦驟漲,民不病涉?!?/span>
⒊ 水淹。
引《管子·輕重丁》:“齊西水潦而民飢, 齊東豐庸而糶賤?!?br/>《后漢書(shū)·南匈奴傳》:“關(guān)東水潦,人民飢餓死盡,可擊也?!?br/>《梁書(shū)·武帝紀中》:“六月丁亥,詔以東陽(yáng)、信安、豐安三縣水潦,漂損居民資業(yè),遣使周履,量蠲課調?!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