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水名。在河北省西部。源出易縣境,入南拒馬河。荊軻入秦行刺秦王,燕太子丹餞別于此。
引《戰國策·燕策三》:“風(fēng)蕭蕭兮易水寒,壯士一去兮不復還?!?br/>北周王褒《高句麗》詩(shī):“蕭蕭易水生波, 燕趙佳人自多?!?br/>唐李白《留別于逖游塞垣》詩(shī):“恥作易水別,臨歧淚滂沱?!?br/>明何景明《易水行》:“寒風(fēng)夕吹易水波, 漸離擊筑荊卿歌?!?br/>曹亞伯《武昌革命真史·廣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役》:“獨不思該犯身伏國法,死有餘辜。何至如低徊易水,憑吊夷門(mén),竟足令過(guò)客欷歔,途人感泣?!?/span>
⒉ 以指代荊軻。
引清吳偉業(yè)《又詠古》之五:“古來(lái)有烈士, 軹里與易水?!?/span>
⒊ 指《易水歌》。參見(jiàn)“易水歌”。參閱《戰國策·燕策三》。
引姚華《論文后編》:“后別為一體,《易水》、《虞兮》、《大風(fēng)》諸作,為后倡矣?!?/span>
河川名。有中易、北易、南易之分,其源皆出于河北省易縣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