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猶大邦。 殷周時(shí)尊稱(chēng)上國之詞。亦用以自稱(chēng)。
引《書(shū)·武成》:“天休震動(dòng),用附我大邑周?!?br/>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惟臣附于大邑周?!?br/>楊伯峻注:“甲文中有‘大邑商 ’‘天邑周 ’之辭。金文中亦有‘大邑周 ’之辭,不僅別人尊之如此稱(chēng)呼,自稱(chēng)亦如此(‘大邑’即‘天邑’)?!?/span>
⒉ 古稱(chēng)王畿、侯國、大夫采地曰邑;尊大之,稱(chēng)“大邑”。
引《左傳·襄公三十一年》:“大官、大邑,身之所庇也?!?/span>
⒊ 大的都邑或都會(huì )。
引《書(shū)·多士》:“今朕作大邑于茲洛?!?br/>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《太平天囯·建天京于金陵論》:“通都大邑,無(wú)非名勝之區;建極綏猷,必擇建都之地?!?/span>
大城鎮。
如:「通都大邑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