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古代對立春后黃河水流的稱(chēng)呼。相傳可以驗證夏秋水勢的大小。
引《宋書(shū)·河渠志一》:“説者以黃河隨時(shí)漲落,故舉物候為水勢之名:自立春之后,東風(fēng)解凍, 河邊人候水,初至凡一寸,則夏秋當至一尺,頗為信驗,故謂之‘信水’?!?/span>
⒉ 指婦女月經(jīng)。以其按月一至,準而有信,故名。
引清蒲松齡《聊齋志異·俠女》:“本期一索而得,不意信水復來(lái),遂至破戒而再?!?br/>清沉起鳳《諧鐸·營(yíng)卒守義》:“不旬月,信水復來(lái)。明年誕一子?!?/span>
黃河隨時(shí)漲落,如立春之后水漲到一寸,則夏秋必為一尺,因屢試不爽,故稱(chēng)為「信水」。見(jiàn)《宋史.卷九一.河渠志一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