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失檢之行為;品德有缺點(diǎn)。
引《文選·宋玉<對楚王問(wèn)>》:“楚襄王問(wèn)於宋玉曰:‘先生其有遺行與?何士民眾庶不譽(yù)之甚也?’”
李善注:“遺行,可遺棄之行也?!?br/>《史記·滑稽列傳》:“然悉力盡忠以事圣帝,曠日持久,積數十年,官不過(guò)侍郎,位不過(guò)執戟,意者尚有遺行邪?其故何也?”
《魏書(shū)·文苑傳·溫子昇》:“楊遵彥作《文德論》,以為古今辭人皆負才遺行,澆薄險忌,唯邢子才、王元景、溫子昇彬彬有德素?!?br/>明湯顯祖《丘節母墓表》:“汝母無(wú)遺行以辱子,子亦無(wú)遺行以自辱?!?br/>王闿運《長(cháng)沙攸縣慶都龍君年七十六行狀》:“嘗見(jiàn)聞?wù)?,僉以為生平無(wú)遺行,殬言可以使懦夫立,薄夫敦?!?/span>
⒉ 前人傳下的品行。
引《晏子春秋·外篇下十八》:“君子曰:‘ 弦章之廉, 晏子之遺行也?!?/span>
⒊ 指死者生前的品行。
引明袁宏道《余大家祔葬墓石記》:“先世闕記載,大王父至遺其字,其遺行逸事,惟王母余大姑能道其略?!?br/>王闿運《祖考適齋府君碑》:“況我祖父遺行懿美,猶在人口?!?/span>
行為有所缺失。